第四百七十五章 攻坚之战(2)_大明政客
笔屋小说网 > 大明政客 > 第四百七十五章 攻坚之战(2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七十五章 攻坚之战(2)

  (感谢john01b、不灭星晨的打赏,谢龗谢了。)

  闲暇时光,苏天成得以回家,与家人团聚。

  苏家的府邸,早就是京城官员注意的地方了,苏天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,提拔是迟早的事情,前来结交的官员,自然是不少的,好在苏天成不属于任何的一个党派,他的恩师徐尔一、傅友亮以及翁同章等人,虽然属于各自不同的群体,但苏天成一直都没有能够打上什么烙印,这也是因为苏天成过于的杰出,没有哪个人敢说完全控制苏天成。

  苏天成在家里的时间,足不出户,等候自己孩子的降临。

  苏明劼和苏明玥都还小,朱审馨和春屏,都有些溺爱,苏天成回家之后,对儿子和女儿的要求还是严格的,也不止一次的和朱审馨和春屏说到这件事情了,那就是一定要严格要求,三岁看小、七岁看老,小孩子一定要严格教育。

  转眼十天时间过去了。

  太监终于来到了府邸,这一次,是通知苏天成直接到官驿去。

  苏天成知龗道,孙承宗、刘宗周和黄道周到了京城了,他的任务,是说服三人,要知龗道,让皇室子弟出来做事情,这三人不一定是赞成的。

  来到客栈,太监没有进去,走到门口就返回宫里去了。

  进入房间,苏天成看见,孙承宗、刘宗周、黄道周三人,正在高谈阔论,脸上带着笑容,三人曾经在一起通力合作,为了办好中兴学社,之后。孙承宗负责剿灭流寇事宜,刘宗周跟着到了河南府,创办中兴学社,黄道周留在了江宁县,继续巩固中兴学社,说起来。三人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团聚了。

  “晚辈拜见诸位大人。”

  看见苏天成进来,三人停止了交谈,却没有站起来迎接,似乎缺少了以前的拿着亲热。

  苏天成注意到了,桌上有着一个信函,这正是自己上奏的折子,看来孙承宗、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,都已经看过这个折子了,而且态度肯定是反对的。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
  苏天成暗暗叹气,按说孙承宗等人,创办了中兴学社,思想上的认识,已经有些不同了,但看见了这个奏折,依旧是反对的意见,可见推行这件事情。难度有多大。

  “坤元,你来了。老夫和刘大人、黄大人刚刚到京城,宫里的公公送来了这个奏折,老夫正与两位大人讨论,我们想不到,你居然提出来了这样的奏折,老夫也知龗道。你到这里来的目的,既然来了,就敞开了说,关键是要说说,你是怎么想的。为龗什么提出来这样的建议。”

  孙承宗刚刚说完,刘宗周也开口了。

  “坤元,你应该知龗道,藩王禁止参政,这是先帝立下的规矩,不能够破坏的规矩,我大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,藩王之乱,历历在目,正是因为这些原因,朝廷才有了藩王不能够参政的规矩,你应该是知龗道的,不知龗道为龗什么提出来这样的建议。”

  黄道周微微点头,没有说话,看来意见也是一致的。

  苏天成没有马上开口,他知龗道,孙承宗、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,一定是仔细看过奏折,有着一些想法的,他需要清除,孙承宗等人,究竟是什么样的看法。

  果然,刘宗周再次开口了。

  “坤元,你的这份奏折,我们仔细看过了,写的还是很有道理的,并非一无是处,所以我们才想着听听你的想法,你的学识出众,有着非同一般的认识,不会轻易决定一件事情的,之所以提出来这样的奏折,肯定是经过长时间考虑的,创办中兴学社几年的时间了,我们的认识,和以前也不一样了,只要你说的有道理,我们还是能够接受的。”

 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笑,弄清楚了孙承宗等人的态度,他感觉到,事情有了希望。

  “晚辈写这封奏折,确实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,可以说,晚辈在决定创办中兴学社之前,就想到了这件事情了。”

  孙承宗等人很是吃惊,他们愈发觉得,苏天成的想法是深远的,他们看了奏折,苏天成说的确实有道理,而且例证是充足的,绝非信口开河。

  “诸位大人担心藩王作乱的问题,这是实际情况,但这不是什么大事情,只要制度到位了,能够很好龗的客服,今日是在客栈,晚辈就直说了。”

  “纵观我大明朝的几次藩王作乱,发人深思,晚辈总结了,为龗什么会出现这些叛乱,为龗什么会致使朝廷动荡,说到底,各方面的原因都是存在的,只不过因为这些事情,牵涉到很多的忌讳,文武大臣不敢私下里议论,以至于无人去总结,总是将板子打在了造反的藩王的身上,故而采取了最为愚笨的办法,禁止藩王参政。”

  “这方面的总结,晚辈在奏折里面,已经说到了,诸位大人也看到了,晚辈不想重复了,只是想着强调一点,不是所有的藩王都想着造反的,他们中间,有着不少的人才,还是想着为朝廷和国家做出来贡献的。”

  “晚辈建议藩王出来做事情,最为重要的原因,是改变目前朝廷的格局。”

  “在三位大人的面前,晚辈不会有多少的隐瞒,说出来的话语,可能会很是激烈,晚辈的想法,也是让诸位大人明白晚辈的出发点。”

  “自万历年间以来,我大明朝的境况每日愈下,不复往日的辉煌,这里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,但党争是不可避免的问题,而且是最为重要的问题。晚辈所认为的党争,不仅仅是争权夺利那么简单,还蕴含这更深的含义,那就是限制皇权。”

  “皇权和臣权永远是对立的,这是不可能调和的两个方面,三位大人在中兴学社这么多年,应该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的,依照晚辈的总结,皇权稳固、臣权辅助,国家处于上升的状态,国富民强,皇权削弱、臣权强大的时候,国家混乱,人民困苦,遭遇外来的侵袭。”

  “不说本朝,就说令人瞩目的唐朝,贞观之治,就说皇权高度巩固的时期,唐朝末年,皇权丧失殆尽,致使了王朝的灭亡。”

  “王朝的兴盛不能够简单的用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来概括,历史学家做出来了很多的总结,譬如说刘大人提出来的慎独,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,通过提高统治者的综合素质,来很好龗的署理政务,晚辈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,首先提出来,藩王和藩王子弟参政,改变目前的状况。”

  “晚辈建议创办中兴学社,有一层目的,就是要削弱复社和东林书院的作用,这是因为晚辈觉得,复社和东林书院,创办初期的目的可能是好龗的,但发展到后来,已经成为了党争的源泉,没有具体的政治主张,一味的限制皇权,甚至以与皇上争执为荣。”

  “晚辈尤其感觉到不能够理解的是,发展到后来,皇上的衣食住行,时时刻刻都受到大臣的监控,若是皇上吃的好一些了,或者是纳妃了,总是有大臣跳出来反对,要求皇上要清心寡欲,要操劳家国大事,难道说这些大臣,自身不纳妾,不吃好龗的、不穿好龗的,难道说身为朝廷里面的重臣,注意到的是皇上的衣食住行是本质工作吗。”

  “晚辈通过自身的观察,认为臣权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了,因为这个原因,致使朝廷里面的党争越来越厉害,党争的方向,早转向了控制人才,每次的科举考试,被招纳的人才,还没有进入朝廷的时候,就成为了某个集团的人才,有了集团强大的保护,士绅富户以及朝廷官员的利益,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,个个都是富得流油。”

  “此等情况下,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呢,国家贫穷,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崇祯元年以来,这么多年时间过去,事实以及完全证明了这一点。”

  “诸位大人若是不能够理解,那么晚辈的做法,江宁县和河南府的情况,诸位大人总是看在眼里的。”

  “晚辈出动士绅富户的利益,要求他们做出来贡献,晚辈改变赋税的结构,与民休息,一切的做法,都是在限制官僚集团的权力。”

  “晚辈得到的支持是非同一般的,在江宁县和河南府,都是有着不一般的支持,加之这两个地方不大,故而晚辈没有遇到多少的困难,但若是想着在我大明的省府州县推开,恐怕是天大的难度。”

  “可这些事情不做,我大明朝就难以振兴,外有鞑子虎视眈眈,内有流寇作乱,如此危机的情况下,若是我大明还不想着改变,后果如何,是不用多说的。”

  “晚辈想到的很多,但做事情必须一步一步来,首先就是让藩王参政议政,进入朝廷做官,让他们为大明朝的发展,做出来自身的贡献,当然,他们进入到朝廷之中,对党争会形成巨大的冲击,这方面,晚辈不想空说,让事实来说话。”

  屋里很是安静,孙承宗、刘宗周和黄道周,都在仔细思考苏天成说出来的话语,刘宗周拿起了信函,再次仔细看起来,结合苏天成所说的话语,再次看这份奏折,他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深意。(未完待续……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wu9.com。笔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w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