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三章 苏天成的态度_大明政客
笔屋小说网 > 大明政客 > 第六百九十三章 苏天成的态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百九十三章 苏天成的态度

  孙承宗赶到养心殿的时候,朱由检的脸色有些苍白。

  “孙爱卿,昨日的事情,朕有些愧疚,这件事情,不能够瞒着苏爱卿,朕想着,还是要让苏爱卿知晓啊。”

  “皇上,昨日臣也思考了很久,皇上有此担忧,臣以为不足为奇,皇上自登基以来,时时刻刻操劳,殚精竭虑,如今剿灭了流寇,各地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,此乃皇上之功劳,苏大人镇守边关,手握重兵,一言一行都关乎我大明的兴旺,多受一些责难和猜忌,也是应该的,臣以为苏大人是能够理解的。”

  “爱卿如此说,朕心里更加的愧疚啊,朕自登基以来,经历很多的事情了,若不是苏爱卿力挽狂澜,剿灭流寇,朕还要无比头疼,如今的局面总算是好一些了,可诸多的猜忌,令朕有些无所适从了。”

  孙承宗低着头,没有说话,这样的猜忌,牵涉到皇权稳固的事情了,谁都不会轻易开口说话的,作为臣子,若是不能够理解这样的事情,那就是笑话了。

  “孙爱卿,你曾经想着到大凌河城去看看,朕也很想去看看啊,可惜朕不能够轻易离开京城,这一次,朕想着你代表朕,到大凌河城去看看,同时也将京城里面发生的事情,告诉苏爱卿,你要告知苏爱卿,朕是相信他的。”

  “臣遵旨。”

  “此去大凌河城,路途遥远,孙爱卿多多保重身体。”

  朱由检说到这里的时候,稍微停顿了一下。

  孙承宗感觉到机会来了,自己已经是七十七岁的年纪,精力确实不行了,内阁首辅的事情。必须要考虑了,曾经和皇上说过几次,但皇上都没有松口,眼前就是机会了。

  “臣感谢皇上的怜惜,臣年岁大了,这些年来。愈发的感觉到力不从心了,朝廷事情繁多,臣身为内阁首辅,生怕耽误了朝政,有悖皇上的重托,臣想着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,恳请皇上恩准。”

  朱由检沉默了一会,终于开口了。

  “孙爱卿年岁大了,朕也是于心不忍啊。孙爱卿早就该颐养天年了,这些年的操劳,朕感觉到孙爱卿愈发的苍老了,这一次,朕也不准备强迫孙爱卿了,孙爱卿如此的操劳,令朕想到了徐爱卿啊。”

  朱由检说到的是徐光启,徐光启也是因为年纪大了。最终病逝在内阁大臣的任上的,那个时候。正是朝廷最为艰难的时候。

  孙承宗没有说话,其实他现在的年纪,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徐光启,徐光启是七十二岁的时候病逝的,自己已经是七十七岁了。

  “孙爱卿有此等的想法,朕也不能够勉强了。还望孙爱卿为朕举荐内阁首辅的人选啊。”

  朱由检以前中意的内阁首辅,是唐世济,但这一次的事情,令他改变了决定,朝廷之中需要平衡。但这种平衡,若是影响到了朝政了,损害了大明的利益了,那就不是好事情了,唐世济的内心有了很大的变化,成为了内阁首辅,必然和苏天成产生矛盾,朝廷内外不和,内阁首辅和蓟辽督师产生矛盾,这是很致命的事情,要是两人的矛盾激化了,可能会动摇大明的根基,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够出现的。

  所以说,朱由检想着孙承宗能够推荐人选,当然,他的内心,也是有人选的。

  “皇上,臣斗胆了,臣推荐兵部尚书杨嗣昌,出任内阁首辅。”

 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微笑,这是真心的微笑,看来孙承宗的确是从大明朝廷稳定的角度出发的,若是孙承宗提议刘宗周出任内阁首辅,朱由检会非常的不舒服,也会伤心。

  “爱卿为何举荐杨嗣昌啊。”

  “皇上,臣本来是要举荐唐大人的,不过后金奸细的事情,令臣觉得,唐大人处理有失误的地方,至少应该是站在中间的立场看待此等的问题,不偏不倚才是正道,先入为主肯定是会失着的,若不是皇上当机立断,这件事情,一定会影响到我大明的稳定。”

  “臣以为,刘宗周大人乃是一带大儒,学问是不用说的,可学问和实际还是有些区别的,刘大人过去沉湎于学问,处理事情有失圆滑,此乃主持朝政之大忌。”

  “内阁大臣之中,余者皆可不提了,或者是年岁大了,或者是体力不济了。”

  “臣举荐杨大人,乃是因为杨大人有着不错的能力,且熟悉朝政,能够很好龗的辅佐皇上,且杨大人熟悉军务民政,能够把握辽东之局势。”

  朱由检频频点头。

  “爱卿说的是啊,此次到大凌河城,回到京城之后,朕就同意爱卿致仕了。”

  经过十天的奔波,孙承宗终于来到了宁远。

  一路上,孙承宗有着太多的感慨了,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,他有着格外不同的心情,想当年自己主政辽东的时候,与后金的厮杀是小规模的,几起几复,都是因为辽东的战局,特别是大凌河之战,是导致他最终回家的主要原因。

  辽东的情况,孙承宗还是熟悉的,但这一次,进入山海关之后,他惊奇的发现,辽东确实发生了变化,这种变化是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。

  从天启年间开始,因为辽东的战事频繁,这里几乎看不到百姓,也就是城池里面,有着一些生气,城外的老百姓,根本无法立足,后金鞑子时刻骚扰,老百姓根本不敢种地,纷纷逃往了关内,就是驻扎在城池、据点和堡垒的军士,也是很少出来的,四百里地的关宁锦防线,显得非常的荒凉。

  可现在的情况,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从山海关到宁远,两百里路程,沿途看到了无数的窝棚,还有不少的人在田间地头劳作,有些在清理耕地,有些在开垦耕地,这些窝棚,肯定就是百姓居住的地方了。

  苏天成曾经上奏朝廷,说到了安置十余万汉人的事情,包括十几万的军屯户,专门从事耕作的事宜,孙承宗有些不敢相信,二十多万人,哪里安置,关宁锦防线,时刻要提防后金鞑子的骚扰,虽说夺回了大凌河城,但后金依旧可以出动八旗军。

  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这一下,孙承宗完全相信了。

  距离宁远城尚有十余里地的时候,孙承宗看见了苏天成。

  因为身体的原因,孙承宗不可能走得很快了,基本都是走走停停,一千里地,居然走了十天的时间,确实是年纪大了。

  孙承宗和苏天成直接进入了督师府。

  孙承宗是开门见山,该说的话是一定要说的,隐瞒也没有用,发生在京城的事情,他有责任和义务告诉苏天成,而且需要苏天成理解这件事情。这是皇上的重托,也关系到大明朝的稳定,这么大的事情,最终还是要透露出来的。

  孙承宗说完之后,第一次感觉到紧张,不管怎么说,苏天成毕竟年轻,年轻人都是有火气的,在外面拼杀,流血流汗,却还要遭受到猜忌,内心是不可能好受的,不过在他看来,苏天成并非是一般的年轻人。

  苏天成很快开口了。

  “大人的意思,晚辈是明白的,大人放心,晚辈不会放在心上的,这一次,皇太极突然进攻登州和莱州,晚辈也感觉到了,皇太极绝非一般人,胸中有千鹤啊,以后,还会有很大的事情发生的,晚辈和皇太极的较量是不会停止的,不管是明面的还是暗地里的,都会时时刻刻进行的。”

  孙承宗总算是放心了,他清楚,苏天成说话是很慎重的。

  “坤元,老夫已经向皇上提出来了,辞去内阁首辅的职位,老夫年纪大了,实在是力不从心了,这些年来,老夫没有做多少的事情,深感羞愧,也要让贤了,说实话,老夫想着举荐你出任内阁首辅,可惜时机不好啊。”

  “晚辈也觉得,大人应该要歇息了,大人担任内阁首辅这些年,做了太多的事情了,剿灭了流寇,平定了北方诸省,大人的功劳,想必皇上是知晓的。”

  “这些都不用说了,老夫退下来了,唯一担心的就是辽东啊,辽东的情况复杂,坤元若是得不到内阁的全力支持,是很难有所作为的,只要有人质疑,弹劾就会不间断,如此的情况下,还如何固守辽东、剿灭后金啊,老夫举荐的内阁首辅人选,乃是兵部尚书杨嗣昌,好在杨大人知晓辽东的局势,知龗道如何经营辽东的事宜。”

  苏天成轻轻叹了一口气,这一天迟早是要到来的,孙承宗的年纪,的确不适合继续担任内阁首辅了,必须要退下来了,但杨嗣昌成为了内阁首辅,肯定有不利的地方,历史上的杨嗣昌,也有些好大喜功的味道,而且还有些排斥异己的味道,当然了,自己的情况不同了,杨嗣昌就是出任了内阁首辅,也不敢轻易动自己一根指头的。

  “坤元,老夫知龗道你的想法,不过这一天迟早是要来的,老夫还想着,能够在有生之年,看见你剿灭后金鞑子啊。”

  “大人,晚辈一定会努力的,大人身体健朗,一定会看到这一幕的。”(未完待续……)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wu9.com。笔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iwu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